“三問三答”談人生也談ChatGPT,馬克龍與中國青年交流有啥“化學反應”?

2023年04月08日 12:39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劉黎霞,施詩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劉黎霞 施詩 廣州報道

 “Bonjour”、“大家好”!法語、普通話、粵語,三種切換“問好”開場,讓馬克龍立刻收獲了來自中國青年學子最熱烈的掌聲。

4月7日下午,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中山大學并在中山大學體育館發表演講。來自中山大學“中法核”學院、外國語學院等的1000多名青年學子在現場參加交流并向馬克龍提問。

這是馬克龍履任總統后的第三次訪華,他也成為首位到訪廣東的在任法國總統。馬克龍此次到訪廣州也引起了一陣“小旋風”,并被熱情的青年學子包圍,友好互動。 

(法國總統馬克龍抵達廣州中山大學并在中山大學體育館發表演講,肖航攝)

傾聽問題做筆記,調侃“技術是有限制的”

4月7日下午14時30分許,馬克龍一行抵達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懷士堂。

馬克龍從懷士堂出發,沿著紅磚綠瓦、樹木蔥蘢的校園中軸線步行,感受古色古香的百年校園。步行抵達中山大學體育館后,馬克龍開始一場以“與中國青年的見面會”為題的交流活動,回答現場學子的提問。

馬克龍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和法國可以攜手為我們的人民、為這個世界做更多的事情。

盡管因時間關系馬克龍只回答了三個提問。但看得出,他在傾聽問題時很用心,每個問題都用筆做下記錄。

面向未來的人才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在與青年學子交流這一提問時,馬克龍表示,一是培養健全的人,能夠給學生提供與時俱進的知識,不斷地審視與知識的關系,掌握學習的能力;二是批判精神,具有獨立的判斷能力;三是自信,學生應當有團隊合作的能力。

“我們要給年輕人提供與時俱進的技能和知識,讓他們擁有自學的素養與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瘪R克龍認為,擁有批判精神并不意味著否定他人,而是要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可以作為獨立理性的個體觀察和認識世界。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在回答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一位女生關于ChatGPT的話題時,話筒剛好出現了一些小問題?!澳憧醇夹g是有限制的?!瘪R克龍的幽默調侃,讓臺下聽眾會心一笑。

“我們正面臨著社會巨變,算法和數據結合,正在制造技術變革,而且這種變革還在加速,這種時候,我們更加需要有批判精神,需要有人文主義關懷,去審視這種社會變革,而不是心懷畏懼?!瘪R克龍說。

“要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追求人類目標,而不是被技術所影響?!瘪R克龍說,技術可以讓人從繁瑣中解放出來,但人工智能也應該有所管制。比如AI制造假新聞、假圖片,我們不能因為這些變革而影響我們的民主、教育以及社會共處能力,不能讓人變得更加孤立,所以需要更開放更透明方式來應對。

“法國歡迎更多來自中國的青年學子,這對我們來說是重要機遇;同時,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多法國學生來中國交流學習?!瘪R克龍倡導,打破學科和國界壁壘,開展更多的學術合作,以拿出共同的應對之策。

“他對AI的看法讓人耳目一新,AI技術應該是服務于人類,我感覺他挺真誠,而且也讓我意識到一點,中國文化和法國文化是相通的,人才是一切?!敝猩酱髮W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的一位教授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說。

中大向馬克龍贈送的紀念品有何用意? 

“傳承中法友好關系薪火,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需要青年一代的智慧和力量?!敝袊茖W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高松在對馬克龍到訪中山大學的歡迎辭中說。

高松還介紹了中山大學的發展概況以及與法國交流的深厚歷史淵源,重點介紹了與法國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合作。

在交流活動上,高松代表學校特意向馬克龍贈送了一個紀念品——圖書《孫中山與中山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高松代表學校向馬克龍贈送紀念品——圖書《孫中山與中山大學》)

為何中山大學要向馬克龍贈送這本書?

中山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孫中山與中山大學》一書由中山大學檔案館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是研究孫中山和中山大學校史的重要歷史文獻。

1924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將廣州實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學校,整合創立為國立廣東大學(兩年后更名國立中山大學),期望建設一所“國內一流,世界上也不落伍”的大學。

早在1919年,孫中山先生便與唐紹儀聯名致函廣東政務會議,撥款在法國開辦一所中國大學。1925年,國民政府將里昂中法大學(海外部)定為國立廣東大學海外部,而國立廣東大學就是中山大學的前身。

這一段歷史已經成為中山大學校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山大學在與里昂中法大學的合作互動中,開啟了與法國近一百年的交流合作。

由此可見,馬克龍此次訪問中山大學的背后有著歷史淵源的牽引。當然,也有當下緊密合作的連接。

中山大學與法國里昂第三大學于2000年展開合作,并于2005年簽署兩校校級框架合作協議,開展學生交換、聯合培養、教師交流等項目。2012年,兩校續簽校級框架合作協議。

核能是中法之間的傳統合作領域之一,而中大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是中法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最具標志性的成果。

在中法兩國政府直接推動下,2010年中大與法國民用核能工程師教學聯盟共同組建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如今,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已培養了近500名畢業生,其中多數就業于核能企業,在全國、全球各個核能密切相關的領域作出貢獻。

關注我們

97久久人人超碰超碰窝窝_日本一本道高清aⅴ专区_久久超碰97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