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 嚴燦 北京報道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快遞電子運單》(GB/T 41833-2022)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GB/T 41832-2022)兩項國家標準,并已正式實施。
4月7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就新實施的兩項國家標準進行了解讀。會上,市場監管總局標準技術司副司長徐長興表示,此次發布的兩項國家標準,一項關注快遞包裝上粘貼的電子運單的總體要求,另一項關注寄遞地址的編碼規范。切口雖小,但意義重大,是深化郵政業綠色化、數字化改革的兩項重要基礎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快遞單信息泄露問題,《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設立了專門章節。從禁止顯示完整信息、推薦全加密處理、規范讀取權限三個方面強化個人信息保護。
強化綠色環保、個人信息保護新要求
據悉,目前我國年快遞業務量超過1000億件,每年的耗用量巨大,隨著快遞業務量迅猛增長,快遞企業信息處理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爝f業的綠色環保、個人信息保護成了不容忽視,亟須解決的問題。
《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的發布實施,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寄遞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和快遞業綠色環保發展需要。
具體地,《快遞電子運單》基于2015年發布的郵政行業標準制定。其規范了快遞電子運單的類別、層數及規格尺寸,推薦快遞企業使用一聯運單,取消了原行業標準中的三聯運單;明確了快遞電子運單上碼號區、目的地信息區、收件人信息區、寄件人信息區、內件信息區、簽收區等不同區域及信息內容要求,進一步優化區域劃分與布局。特別地,該標準提出了快遞電子運單所用紙張、背膠、油墨,以及字體字號、隱藏及加密處理、膠粘物理性能等一系列技術指標,并給出檢驗方法,進一步規范快遞電子運單的生產、使用和檢測。
在綠色化方面,《快遞電子運單》將進一步推動電子運單替代紙質運單,完善包含封套、包裝箱、包裝袋、集裝容器、包裝填充物、膠帶等在內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更好支撐快遞包裝綜合治理。
圍繞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快遞電子運單》設立了專門章節。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爝f企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等應采取措施,避免在電子運單上顯示完整的收寄件人個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1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
二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爝f企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等宜采用射頻識別、手機虛擬安全號、電子紙等技術手段,對快遞電子運單上的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
三是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爝f電子運單上隱藏的、加密的信息內容,僅限于快遞企業及其授權的第三方、相關管理部門,使用相關設備合法讀取。
加速郵政業標準化、數字化轉型升級
當前,郵政快遞已成為現代生產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聯系生產與消費、暢通經濟循環的重要力量。
據介紹,在郵政業數字化方面,目前我國已發布近30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涉及分類與代碼、數據元、信息交換、智能化設備等方面。其中,作為郵件快件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的基本依據,寄遞地址的數字化是實現自動分揀、智能投遞的重要保障,《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就是立足解決這一問題,是支撐郵政業數字化、智慧化的一項基礎標準。
具體地,該標準中給出的通用寄遞地址編碼由國家(地區)碼、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碼、寄遞位置碼等基礎編碼,以及企業碼、物品屬性碼等擴展編碼兩大部分組成。首次實現全行業地址信息及編碼體系的統一,有利于解決各寄遞企業編碼不一、維護成本高、無法共享的問題,推動實現共同收寄、分揀、配送;有利于方便用戶下單、提升用戶體驗,對于幫助快遞小哥實現路徑優化和位置導航具有輔助作用。
郵政業是國家重要的社會公用事業。談及下一步工作,徐長興表示,將以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為主線,支持《“十四五”郵政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中相關標準制修訂,更好發揮標準化對郵政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在綠色化和數字化方面,加大郵政業綠色標準有效供給,繼續聚焦快遞包裝治理,從快遞綠色包裝材料研發、設計、生產、使用和回收處理等全鏈條入手,建立健全嚴格有約束力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強化郵政業智能化標準應用與推廣,重點支持郵政業智能安檢系統、智能分揀系統、無人寄遞等智能化標準制修訂。
徐長興表示,將繼續加快現行郵政業國家標準迭代升級,細化完善郵政快遞服務國家標準,推動郵政業國內國際標準協同發展。